歡迎來到 范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范文鑒賞學習網站!
事跡材料范文:國家獎學金獲得者事跡材料是由范文詞典為您精心收集,希望這篇國家獎學金獲得者事跡材料范文可以給您帶來幫助,如果覺得好,請把這篇文章復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訴您的朋友,以下是國家獎學金獲得者事跡材料的正文:
4國家獎學金獲得者事跡材料
人物簡介
張XX,男,漢族。XX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2010級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在研究生期間積極進取,光榮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專注科研,在校期間發表論文多篇,其中脊椎動物干擾素誘導的跨膜蛋白進化動力學的文章以第一作者發表在全球第四大綜合類刊物PloS ONE上;同時注重個人素質的培養,參加各項科研學術交流活動并取得優異成績;生活中為人謙遜,真摯熱情,積極參與集體活動。
科研創新建功,唱響青春之歌
——生科院2010級國家獎學金獲得者張XX
臨近畢業,張XX回首三年的時光,有過歡笑,有過淚水,有過無羈的日子,更有過無數個埋頭苦讀的夜晚。他仍然清楚的記得剛來江大面試的心情,對未知的生活充滿了好奇與緊張;他深深的熱愛著這個學校的一草一木,即使畢業離開,這份熱愛也一如既往的深刻。張XX同學說,這三年的時光就是自己成長的過程中最關鍵的時期,三年來所學到的,所體驗到的,讓自己從一個少不經事的毛頭小子一步步的走向了成熟,收獲的一切勢必深深的影響自己的一生。
思想走向成熟
“像生物界的各種有機體進化的歷程一樣,每個人的思想也都有一個進化的過程,從初始向高級,從簡單變復雜,但是我們的核心價值觀不會變,正如所有的生物在無休止的遺傳與進化中都保留著一個讓自己所在的物種繁衍繁榮下去的目的一樣,我們這代人的價值觀就是堅持唯物主義的原則,努力的建設自己的祖國,使得中華民族早日復興,并繁榮的發展下去”。張XX同學用自己的專業知識詮釋了自己這三年來在思想上的認識與提高。
在入校伊始,他便向黨組織遞交了自己的入黨申請書。在研一期間積極參加入黨積極分子培訓和其他各方面的思想教育,收貨頗豐。接下來的日子里,經過團內推優和組織考察等一系列的審核后,于2012年11月30日光榮的成為了一名預備黨員。張XX同學認識到,我們的民族從鴉片戰爭后的黯然失落到如今的XX氣蓬勃,經歷了整整一個多世紀,幾代人前赴后繼的探索復興的道路,直到如今。不論自己身處何地,是否是黨員,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有沒有把憂患意識和復興中華民族的責任扛在肩上,放在心里。我們所做的努力,所付出的心血僅僅只是因為我們對祖國這片土地愛的深沉。
科研走向成功
初入校時,張XX選擇了張馳宇老師的課題組,并從此一頭扎進了進化領域,孜孜不倦的充實自己。研一緊張生活的間隙,他大量閱讀自己的研究領域相關的文獻,并在師兄師姐的幫助下開始自己的研究生涯。在浩如煙淼的基因組密碼中尋找感興趣的蛋白家族,使用各式各樣的方法去分析它們在進化上的意義與作用。在其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專業的脊椎動物蛋白家族進化和分子病毒學領域刻苦鉆研,在導師張馳宇的指導下,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進化生物學中有一個非常著名的“red-queen”假說,形容由病原體與宿主之間無盡的“軍備競賽”從而引起二者之間的適應性進化。早先發現的抗病毒因子中多存在其與病毒的競爭而留下的進化上的證據。干擾素誘導的跨膜蛋白家族中的IFITM1、IFITM2和IFITM3具有很強的抗病毒活性,但尚未有報道闡述過其在進化上所受到的選擇壓力的問題。張XX同學在導師的指導和課題組師兄師姐的幫助下,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從哺乳動物入手,重建了IFITM基因家族在脊椎動物中的系統發育結構,同時提出IFITM1、IFITM2和IFITM3源自種系/物種特異性重復,其抗病毒活性使得蛋白本身在進化上也受到了正選擇。此外,針對尚未報道過功能的IFITM10基因,他們通過生物信息學的分析結果對其生物學功能進行了大膽的推斷,認為IFITM10在進化中發生了功能分化,并且推斷分化可能是由發生在在低等的脊椎動物如硬骨魚,兩棲類動物向高等的陸生脊椎動物進化的過程中發生的基因重復事件導致的。該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的身份發表在全球第四大綜合類刊物PloS ONE上(SCI,IF=4.092)。
在研究的過程中,張XX同學發現雖然目前有很多抗病毒因子的報道,但是它們在進化的過程中受到的選擇壓力卻存在很大的差異。為了探索影響其抗病毒活性的因素,他搜集了33個目前報道過的有較強抗病毒活性的蛋白,重建了這些抗病毒因子的系統發育關系,檢測其受到的選擇壓力和是否經歷了正選擇,通過搜集它們的表達量、起源、重復事件等與選擇壓力及正選擇之間的關系,判斷影響其進化的關鍵。該研究的實驗部分與結果已整理完成,目前在緊張的撰文投稿中。此外,張XX同學積極參與實驗室其他老師和同學的研究項目,參與研究經濟類水產動物的免疫基因的鑒定與進化的課題,并在水產領域一類期刊Fish Shellfish Immunol上分別以共享第一和第四作者發表了兩篇文章(SCI, IF=3.322)。參與研究的我國國內乙型肝炎病毒的適應性進化與耐藥性的文章以第二作者的身份發表在國內核心期刊上(XX大學學報(醫學版))。張XX同學專注科研,積極參與導師的各項科研項目,迄今為止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兩項,參與XX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一項。此外,承擔的遺傳資源與進化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一項并結題。
張XX同學經常說,自己在科研上取得的成果離不開導師的指導和集體的幫助。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當他本科畢業的時候,對自己要研究的領域迷茫程度幾乎是一無所知。在研究初期,更是自己想當然的提出一些絲毫沒有考證的理論和觀點,如果沒有張老師在大方向上的把握以及悉心的指正,自己很可能就不會在科研這條路上堅持走到現在,更不會取得現在的研究成果。如果沒有實驗室的師兄師姐細心耐心的一遍遍糾正錯誤的操作,自己的科研道路可能會越走越窄,所學的能力也肯定會大打折扣。同時離不開生命科學研究院的大環境,生科院所有老師與同學的求知欲造就了十分良好的整體學術氛圍,給予了他無窮的動力。
素質走向完善
張XX同學積極參加學校和學院組織舉辦的各項人文社科講座,廣泛涉獵相關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了解和掌握科研的最新動向,在學習過程中注重學與問的結合。其研究論文《哺乳動物TREX基因家族的起源與進化研究》在學校舉辦的第十三屆研究生科技論文大賽中獲得三等獎。獲得2011-2012學年校三等獎學金。主持XX大學團委組織的第十批科研立項資助項目一項并結題。他將這些取得的成就歸功于生科院所有老師的指導和所有同學的幫助:“科研的目的就是探索我們未知的領域,了解我們不知道但是想知道的東西,在我們所現有的理論依據和研究成果上高屋建瓴,力求更上一層樓。但是探索未知的領域總是有偏差的,就好像我們說的哲學上對真理的定義一樣,我們只能一步步的揭示未知事物的真相,卻無法完全的了解。我們個人研究的結果肯定不是完美無瑕的,所以大家對我的研究成果善意的批評與指正,都是讓我走的更遠的基礎,離開了大家的幫助,做科研肯定事倍功半。”
自2012年年初開始,在導師張馳宇的推薦與帶領下,張XX分別在中科院昆明分院與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下轄的兩個研究所進行交流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他與實驗室的其他同學通力合作,共同完成所承擔的研究項目。在交流學習的同時,拓展了自己的視野,夯實了自己的基礎。他認識到,個人素質的培養離不開社會的大環境,閉門造車是行不通的。在生物學發展的日新月異的今天,衍化出了形形色色的分支學科,從宏觀學科到微觀學科,從理論學科到應用學科,這些方向雖然研究的內容各不相同,但立足的基礎是一致的,采用的方法技術之間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系。多了解別人的研究成果可以豐富自己的閱歷,多向別人闡述自己的研究可以讓他人給予自己更好的幫助。“比如在昆明學習的那段時間里,實驗室的老師和同學的幫助讓我了解到更多進化的知識和原理,使我從一個外行變得理論豐富,將之前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在上海學習的過程中,我了解了很多關于診斷方面的知識,從核酸診斷到抗體制備等等,而我之前在昆明學到的東西又可以幫助實驗室的同學們解決一些生物信息上他們了解不多的領域。”他說道,“在這一方面,我也算起到了一種類似媒介的作用,哈哈。當然,這也加深了我對知識的理解與把握,學習的過程其實分兩個,一個是學進來,另一個是講出來,只有真的講出來了,而且幫助他人理解了,這些知識我才算是真正的掌握了。這樣可以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也提高了自己的綜合素質。”
量變走向質變
由于專業的差異,張XX的研究方向相對比較冷門,其他同學涉獵不多,但是研究的內容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每當學院的同學和師弟師妹們找他討論問題或者找他幫忙時,他都會很誠懇的給予真摯的幫助。他總是說“我所學的東西都是別人教給我的,我也要使用這些知識力所能及的幫助他人。生物信息這門學科剛剛起步,了解的人并不多,但是需要的人卻很多。這些知識和方法一傳十,十傳百,等大家都掌握了這些技術,才是這門學科普及的標志。”
生活節奏相對緩慢的研一期間,張XX同學廣泛的參加學校和學院的一系列文體活動,從學校組織的研究生趣味運動界,到研究生籃球聯賽,再到生科院組織的一年一度的羽毛球比賽等等活動中,都留下了他的身影。聚沙成海,積粟成山,集體的進步離不開個人的積極參與。我們就是集體質變前積累的一個一個的量變。到了生活節奏逐漸加快的研二,他仍然在閑暇時間盡可能的參與一些講座與活動。在生命科學研究院2012年度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答辯的現場,一位評委問道:“張XX啊,如果你得到了這個獎學金,你準備怎么分配呢?”他不假思索的達到“如果我拿到了,我們班畢業時候的活動的經費我承擔。”畢業前,張XX兌現了這一承諾。
張XX,就是這樣,一步一個腳印,從點點滴滴做起,從一個找不到科研方向,摸不著科研門道的小伙子變成了一個XX大學的博士生,一個國家獎學金的獲得者,一個在全球第四大學術期刊發表高水平論文的優秀碩士畢業生。
事跡材料范文:國家獎學金獲得者事跡材料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下一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先進事跡:農村電影放映員的堅守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創建“五四紅旗團委”事跡材料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