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川慧富展望2024:A股估值處于歷史中低水平具有較大修復空間
分類: 最新資訊
范文詞典
編輯 : 范文大全
發布 : 01-10
閱讀 :283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雖然過去不堪回首、無法挽回,但如果不能從中提煉總結、吸取教訓,未來依然可能會在同一條溝里翻船。對于投資來說更是如此,回顧過去的一年,主觀從磨刀霍霍到偃旗息鼓再到被瘋狂捶打,CTA從已經連續半年沒有大級別行情、到連續8個月沒有趨勢行情、再到連續10個月......反觀量化策略,一躍成為眾人的心頭好,想必每個人都經歷了質疑量化、理解量化、成為量化的過程,畢竟打不過就加入;雖然經歷多輪監管的政策,但結果是避開機構重倉、持倉分散、押注小票的策略,不得不說確實很香,收益吊打全場大多數人。之所以沒敢說“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肯定不是量化謙虛,而是債券策略在一旁笑而不語。靠著央媽賞飯吃,一手利率債+波段操作加杠桿、一手城投債滿倉搶券,收益拉滿、吃到滿嘴抹油,旁邊沒賺到錢的策略羨慕都來不及。展望2024,權益、商品、債市又將會有什么樣的表現?哪些策略將會傲視群雄、收獲更多超額?一、市場表現回顧1、A股表現回顧2023 年以來,在國內外多重因素疊加影響下,A 股整體表現弱勢。截至2023年末,主要寬基指數均錄得負收益,萬得全A下跌-5.19%,滬深300下跌-11.38%,中證500下跌-7.42%,中證1000下跌-6.28%。A股表現回顧2023 年 A 股走勢可劃分七個階段:第一階段,1月-2月中旬對后疫情時代經濟修復預期較強,投資者信心持續回暖,A股延續上一年的漲勢。第二階段,2月下旬-4月中旬在美聯儲加息、硅谷銀行風險事件、經濟增長預期下調多重因素影響下,A股走勢震蕩。第三階段,4月下旬-7月中旬,由于經濟增長預期回落,一季報業績不及預期,A 股走勢下跌。第四階段,7月中下旬受政策利好和政治局會議提出“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A股短期反彈。第五階段,8月-10月在美債收益率持續走高,人民幣匯率走低至7.3附近,外資大幅流出的影響因素下,A股持續下挫。第六階段,11月美聯儲暫停加息,十年美債利率見頂,全球的流動性狀況改善, A 股企穩回升。第七階段,12月以來國內基本面沒有好轉,投資者信心不足,A股下跌部分指數刷新年內低點。2、債券市場回顧2023年債市先是圍繞“強預期”與“弱現實”展開,寬貨幣持續發力,“資產荒”行情演繹,長端利率寬幅下行。受益于“一攬子化債”政策,城投迎來走出一波“史詩級”行情,高等級信用債利差快速壓縮。一季度:疫后經濟增長動能強勁反彈,“強預期”推動利率整體上行、曲線走陡,2月下旬隨著基本面預期轉弱,海外銀行金融機構風險事件頻發,交易情緒明顯回暖,利率債收益率橫盤震蕩。二季度:經濟數據環比轉弱凸顯需求恢復不及預期,經濟從強預期轉到弱預期;疊加央行降準、商業銀行下調存款利率等寬松資金面的操作,推動債券收益率全面下行。三季度:政策組合拳發力,穩增長政策密集出臺,經濟探底后企穩回升,市場對寬貨幣與寬信用預期互相博弈,債市低位寬幅震蕩。四季度:特殊再融資債放量以及國債增發,政策方面對債券走勢不太利好,但在降準降息預期以及風險資產表現疲軟,債券收益率震蕩下探。3、商品市場回顧2023年商品市場在預期和現實中博弈,市場整體上半年走弱,而在下半年走強,板塊間存在分化。截至12月末,南華商品指數上漲6.21%,南華工業品指數上漲2.95%,南華農產品指數下跌-5.19%,南華金屬指數上漲2.46%,南華貴金屬指數上漲13.37%,南華能化指數上漲3.05%,南華有色指數下跌-8.40%,南華黑色指數上漲 9.15%。一季度,國內對后疫情時代經濟修復預期較強,美聯儲繼續加息,整體大宗商品價格表現強勢,工業品穩步上漲。二季度,硅谷銀行事件后,市場交易危機事件,貴金屬大幅度上漲,國內經濟增長預期下調,工業品開始大幅度回落,國內定價黑色在地產需求不及預期影響下跌幅較大。三季度,穩增長政策密集出臺、美國GDP超預期,市場重新交易國內的地產政策刺激預期和美國經濟強勢,商品市場開啟上漲行情。四季度,美國經濟軟著陸,油價轉弱,大宗商品交易邏輯變為美聯儲轉向,中國新增萬億國債提振國內定價商品。二、各私募策略2023年表現根據私募排排網統計,2023年以來股票主觀多頭平均收益最低,其主要原因還是在于股市整體表現低迷,而量化股票多頭持倉更為分散,得益于小市值股票超額明顯,量化策略較主觀策略收益更高。對沖掉beta部分的下跌后,市場中性策略全年有不錯的表現。CTA策略平均收益和此前一年相當,回撤明顯小于2022年。2023年宏觀環境復雜,股票市場低迷,這樣的市場環境并不十分有利于宏觀策略和組合基金這樣的多資產策略的表現。債券、套利策略全年表現穩健,套利策略收益較往年有所下滑。三、2024年市場展望1、權益市場2024年國內經濟增速依然不會太高,這也是全球經濟的現狀所決定的,國內經濟在政策扶持下仍延續復蘇態勢,A股盈利有望向上修復,不過彈性可能偏弱且過程表現較為曲折。權重類個股和板塊在經過2023 年的大幅調整,估值水平有較大回落,安全邊際充足。2024 年經濟和業績的增速有望繼續穩定回升,安全邊際的提升以及未來預期的穩定及轉暖,有利于增量資金的進入。市場增量資金來源:1)保險公司、社保基金等長線資金入市;2)偏股型基金發行有望底部回暖;3)上市公司回購力度依然較大。外部影響因素緩和:美聯儲加息進程接近尾聲,一旦美聯儲在新的一年開始降息周期,海外流動性出現拐點,將有利于緩解國內貨幣政策及人民幣匯率面臨的外部壓力,有利于A股流動性。隨著穩增長政策效果顯現,經濟大概率延續向好態勢,企業業績迎來邊際改善,當前A股估值處于歷史中低水平,具有較大修復空間。同時,中長期資金引入力度不斷加大,市場情緒逐步回暖,為A股向上行情提供支撐。2、債券市場利率債:由于當前行業復蘇的基礎尚未穩固,居民消費信心恢復是一個緩慢的過程,經濟內生動能延續“弱修復”,穩增長政策將持續發力,財政政策大概率積極發力,為支持經濟繼續修復,以及緩和地方債務和居民部門債務壓力,貨幣政策轉向收緊的概率不高,預計維持寬松,利率中樞下移,將對債市表現形成利好。信用債:隨著由中央(央行、監管、財政)、地方政府、金融機構三方共同參與的一攬子化債方案陸續出臺落地,城投債信用風險大幅收斂,信用利差收窄,預計2024年城投債或將長期處于供需不平衡的狀態,高息城投資產荒將持續。3、大宗商品整體來看,2024年大宗商品預計會延續2023年供需錯配上的這種短缺或者是過剩的行情,板塊之間分化可能還是會延續,超級周期長期趨勢的開啟還需靜待時機。2024年海外通脹壓力依舊有反復,發達經濟體在高利率環境會有更多的金融市場波動,以及經濟的不確定性事件發生,對商品市場造成一定的擾動。需求依然面臨諸多大考驗,國內新的經濟增長點尚需扶持培育,國外出口結構的變化也面臨挑戰。房地產恢復程度存在不確定性,從近幾個月數據看,CPI、PPI均偏弱,反映內需不足問題尚待解決。2024年大宗商品在海內外兩重因素的制約下,預計板塊之間分化可能還是會延續,難以形成趨勢性的大級別行情。(作者:海川慧富,引用來源:國君期貨、華福證券研報,私募排排網等)《私募薈》由財經、澤募家聯合推出。溫馨提示: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交流,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