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事跡范文:優秀護理集體事跡是由范文詞典為您精心收集,希望這篇優秀護理集體事跡范文可以給您帶來幫助,如果覺得好,請把這篇文章復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訴您的朋友,以下是優秀護理集體事跡的正文:
優秀護理集體事跡(一)
我院精神三科護理集體是一支思想素質高、業務技術精湛,團隊凝聚力強,朝氣蓬勃、積極向上、愛崗敬業、爭先創優、立足為精神病患者服務的護理集體。該科護理組認真貫徹落實醫院管理年精神,始終堅持以“以病人為中心、以提高醫療護理質量為核心”和以“讓病人健康快樂、讓家屬滿意放心”為服務宗旨,不斷加強護理人員的業務能力,提高護理隊伍的整體素質,培養適應改革開放的創業精神和職業道德,塑造恪盡職守,愛崗敬業,甘于奉獻,一心為病員服務的護理人員形象,成為一個為女性精神病人的心身健康、家庭和諧幸福、社會和諧穩定的愛心搖籃。
一、加強政治思想學習,培養護理人員思想素質
1、提高教育認識,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
認真組織護理人員學習鄧小平理論、初中優秀班集體事跡材料“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精髓,不斷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將政治理論與實際工作實踐相結合,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不斷增強事業心與責任感,以構建和諧醫院、和諧科室、和諧醫患關系為目標;關注國際國內時事,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學習八榮八恥,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榮譽觀,堅決實行三級承諾制,自覺抵制不正之風,病人家屬送的紅包統一交給護士長,用于代交該病人的伙食費及住院費。去年我科收治一位貧困患者,由于家屬害怕交不起住院費而遲遲不來接病者回家,科主任獲釋情況后,免收住院費用還贈送患者藥物一批,免去家屬的顧慮,家屬非常感激。
2、加強職業道德修養和業務技能,心系病患,勇于奉獻,使醫療護理服務質量更上一個新臺階。
大力加強護理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及業務學習,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一切從病人出發;開展“服務之星”的評選活動,集體先進事跡報告樹立先進典型,發揮先進人物的示范教育作用,創建“xx市巾幗文明崗”,弘揚優良的醫療護理服務,加強團結合作,樹立良好的婦女群體形象;鼓勵護士自強不息,恪守職責,無私奉獻,為病人們能夠早日康復做出貢獻。
3、講究醫療實效,創立品牌特色
立足精神專科特色,走“和病人在一起,讓病人動起來”的半開放式的管理模式,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護理人員積極配合醫生開展團體心理治療、放松治療、暴露療法、行為療法,工娛治療、音樂治療等多元化治療模式,組織患者參加文體活動、工娛活動,如音樂、書法、繪畫、棋牌、手工制作等,形成了一套對住院患者軀體、心理、康復進行三位一體綜合治療的治療模式,并將其發揚、深入,使患者在醫院住院期間的治療與今后出院走向社會的后期治療相接軌,中學先進班集體事跡材料走出了一條適合精神病人的臨床康復和社會康復的路子;對于門診的青少年情緒障礙,產后抑郁的病人因人而治,積極配合醫生開展個體心理治療及結構式家庭治療,讓青少年、產婦、嬰幼兒健康快樂,家庭團結和睦,社會和諧。
二、一個有實力的護理團隊:該科實際開放病床50張,執業護士20名,達到持證上崗率100%,符合衛生部要求護理人力配置標準。精三科有副主任護師1名、中級職稱3人,護師2人,護士鄧碧瑚、莫麗屏、林健如、獲2008年度醫院先進工作者,07、08年度莫麗屏獲服務之星的稱號。梁雪玲護士長從事精神科護理二十多年,曾被評為“省優秀青年知識分子”、“市優秀護士”、“市三八紅旗手”、“市巾幗先進個人”、“市優秀黨員”。科研項目:《精神科男女護士業倦怠的對照研究》獲市衛生局評審批準立項。先進集體事跡范文馮錦妹主管護師積極參與操作技能競賽榮獲優秀操作能手和技術創新能手稱號。科主任積極支持護理工作,并于2008年成功創下市巾幗文明崗。
三、一個積極進取的團隊:該科護理人員經常利用各種時間組織業務學習、疑難病例討論、經驗交流會和思想政治學習,開展傳幫帶,和“走出去,請進來”的再教育的培訓模式。不定期邀請專家到我院授課、業務查房、組織護師講課,積極參加護理部組織各項競賽活動并多項獎勵,學雷鋒先進集體事跡定期組織護理操作和理論考核,考核合格率為100%,培訓率為94.5%。在科室形成了一種好學、上進、認真、敬業的良好氛圍。于去年七月率先配合心理醫生開展團體心理治療,截至今年二月底共開展團隊治療124次,為住院精神病人康復、提升她們的社會能力做了大量工作,為他們病愈后步入社會打下基礎;為門診各種心理障礙患者提供了強大的支持系統,提高他們的應對能力。同時在護理部及心理科配合下,開展了十余次院內護士心理操作培訓,提升了精神科護士心理治療能力。并率先在五邑地區開展24小時動態腦電圖,為更好地診療患者提供便利。
四、一個一心為病人的團隊:精三科層級護士崗位職責清晰,責任制落實到位,管理完善實行0陪護。為病人服務,護士長要求每件事都落到實處,文明待病人及家屬。在導診臺,精三科的年輕護士們做到禮貌、耐心、細心、周到、準確,對年老、體弱的患者,她們攙扶著到治療室、初中先進班集體事跡診室,對要到辦公樓辦事的病人家屬,導診護士親切帶路,門診護士長這樣評價:導診,做得最好的就是精三科的靚女們。在住院部,我們的醫護人員更是愛心、耐心、細心、關心。我們病室很多病人來時因在家不能自理,蓬頭垢面,一進病房,我們護士就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耐心地為其洗澡更衣、修剪發甲。我們的王玲及鄧碧瑚護士,為病人剪每一個發型,都要絞盡腦汁,尤其是王玲護士,她提出“尊重病人,從給病人帶來美感做起,才會病愈后不失正常生活追求”,家屬們常為病人的發型感到驚喜。對于那些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我們更是手把手地喂其吃飯,給她們端屎倒尿,擦身拍背,在我們科,院內褥瘡發生率為零。為了能更好地為病人服務,我們及時做好與家屬溝通工作,在選用藥物及生活需求方面,均及時與家屬、病人溝通并作好書面記錄,讓家屬放心,滿意。肯做分外工作,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優秀少先隊集體事跡,為了病人,我們常不辭辛苦,做“分外”工作,有一個因家庭重大挫折而精神失常的女孩,發病后多次自殺及對家屬報以仇視,因為她是應激障礙的,數次心理治療后我們認為她缺少家人的理解及關心,我們開始通過電話與家屬溝通,家屬拒絕了甚至后來都不接我們的電話,為了病人能夠得到家屬的關愛,盡快康復,于是我們上門與家屬溝通,開始家人很粗暴,罵我們多管閑事,將我們拒之門外,將對病人的怒氣和怨氣發泄在我們護理人員身上,為了病人,我們一次又一次的忍受她家人謾罵與閉門羹,一次又一次的上門,在十幾次的上門溝通,家人終于被我們的誠心與執著打動了,家人原諒了她并帶著愛心湯來醫院探望她,很快病人病情好轉。為了能讓長期住院的病人了解社會,更好地生活,對治療充滿信心和希望,護士長會定期安排人員帶領她們去東湖公園等地游玩,開展團體治療及放松治療。為了保證病人病情穩定,護士們尤其是岑潔容護士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還經常利用晚上休息時間做好電話隨訪工作。同時,為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精三科本著為病人利益出發,盡量降低病人開支,藥品比率為全院最低。為答謝醫務人員,小學優秀班集體事跡家屬在病人好轉快出院時常給我們送紅包來表示感謝,精三科有個不成文規定,收到紅包立即交給護士長,墊作病人住院費用。由于良好的服務及醫療醫德,我們得到了病人及家屬的認同,去年我科達到零投訴,病人滿意率達97%。
2010年度,產科共收治入院患者4832人次,接生人數4263人次,全體醫護人員以滿腔熱情為廣大患者提供優質服務,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被醫院評為先進科室,并榮獲東莞市衛生局婦幼保健一等獎。
取得如此喜人的成績,得益于科室擁有一支團結向上、奮發進取的醫護團隊;得益于這個團隊每一個成員的愛心、責任心和奉獻精神;得益于這個團隊的服務宗旨——一切為了孕產婦。
產科是一個高風險的專業,直接關系婦女兒童的生命安全、生活質量和家庭幸福,全體醫護人員深知自己肩上責任重大,科室始終把加強護士的思想素質教育作為工作重點,從德、勤等諸方面入手培養他們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事業觀、價值觀,中學先進班集體事跡培養他們勤勉自強,樂于助人、樂于奉獻的品質和情操。由于全體醫護人員思想統一、目標明確,科室從上到下形成了“科榮我榮,科衰我恥”的思想,圍繞著這一思想,大家勁往一處使,汗水一處流,大家為科室的榮譽比技術、比服務、比奉獻,因此,產科得到了患者、家屬和大家的認可,院內、院外,科室都呈現一種團結向上的氛圍。
為滿足不同人群的醫療需求,科室不斷加強對全體醫護人員專業核心能力的培訓,定期邀請上級醫院專家來科培訓,通過開展業務競賽系列活動,如小講課比賽、配合搶救急危重病人的練習、業務查房能力的比賽等,科室的護理技術與理論水平得到不斷提高。本年度在專業雜志上發表論文2篇。
作為醫院優秀服務工程試點科室,我們根據工程要求的內容做了大量的工作。優秀班集體事跡如優化各班工作流程與職責,服務禮儀培訓、按服務承諾的要求落實各項工作等等。同時為增強科室護理人員的主動服務意識,科室開展了季度服務之星評比活動,改變服務模式,將被動服務向主動服務轉變,以此增強整體服務水平不斷提升。這一轉變得到了準媽媽、準爸爸們及家屬的廣泛認可,科室的滿意度因此上升到90%以上。
科室還積極開展推廣護理新技術服務,讓新技術服務于患者,使她們從中受益。今年引進了“王不留行耳穴療法”護理新業務,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成績屬于勤奮的耕耘者。產科全體醫護人員將以成績為動力,將今后的工作做得更扎實、更好。
東方醫院ICU的護理團隊是一個同事關系融洽、團結協作、積極進取、配合默契、和諧友愛,“家”一樣的集體。曾先后有兩人獲得“豐臺區衛生系統優秀護理工作者”,一人獲得“北京市中醫藥管理局優秀護士”,一人獲得“北京首屆百姓心中好護士大型評選活動—勤奮護士獎”稱號,市級先進班集體事跡該集體2008年榮獲我院優秀護理團隊。
建科以來一直在努力打造學習型、知識型的護理團隊。建立ICU護士小書柜,隨時學習,隨時查閱。護士們已養成了愛學習、愛動腦、勤動腦的好習慣。每年多次派護士參加腸內腸外營養、血液凈化、靜脈輸液治療、皮膚護理、呼吸機管理等各種學習班,以及協和等西醫大醫院舉辦的急診、ICU危重癥會議,提高個人及團隊綜合素質及理論水平,并將新的知識、新的技術、新的護理理念帶回來,運用于臨床護理工作中。2004年起至今先后派送9名護士參加北京市ICU專科護士培訓班,并順利結業獲得ICU專科護士證書。目前本科、大專學歷占75%,ICU專科護士占50%。
2009年完成北京中醫藥大學校級課題一項(工會先進集體事跡“規范護理程序對中心靜脈導管相關性感染的影響”),目前該課題后續研究工作仍在進行中,為危重癥患者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的預防建立護理規范。今年參與醫生的課題,承擔危重癥患者的腹內壓的監測。
在日常工作中,除了加強醫療護理安全,遵守規章制度,工作規范、責任明確、技術熟練、護理到位,護士們非常注意患者的心理護理及工作中的細節,學會換位思考,及時發現、了解、滿足患者的需求,時常提出一些很有創意的建議,以增加患者的舒適感,緩解其焦慮、緊張、恐懼心理。作為一個危重癥科室,工作量大,護理任務繁重,護士們加班加點從無怨言,多次順利完成醫院內的重大的護理任務。2010年元旦,收治了一名甲流危重癥患者,個人先進事跡科室9名護士日夜戰斗在一線十余天。
多年來積極參與醫院危重癥護理的培訓工作,并不斷提高自己團隊的護理水平,與醫生們一起努力為我院搭建一個危重癥救治的強大的治療平臺與后盾,為患者重建一片希望的藍天。
以上就是有關的先進事跡材料。
集體事跡范文:優秀護理集體事跡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